Google 設計師的面試經驗談
加入夢想公司的心路歷程,以及 2021 年後疫情時代的線上面試流程
--
就在上個月初,我正式加入了嚮往已久的夢想公司 — Google,成為所謂的 Noogler(New + Googler)!
自從成為 UX 設計師的這五年來,我對 Google 一直都很有愛,如果有讀我之前的文章,應該能看得出來持續關注 Google 設計文化和成品的軌跡,例如聽 Google 設計師製作的 podcast 以及參與 Google Mobile UX Marathon 設計講座。
另外,幾位 Googler 在 Medium 以及社群持續發揮影響力也令我深受啟發,例如:作品集案例分析一定會參考的 Simon Pan、清楚分享設計師面試流程的 Tiffany Eaton、以及 UX 女性社群 Hexagon 的創辦人 Fiona Yeung。
雖然滿懷熱情與憧憬,但加入 Google 的過程仍然充滿困難與挑戰,那就來回顧一下我在加入 Google 之前的歷程吧!
我與 Google 之間的愛恨情仇
時間倒轉至 2017 年,我仍是設計新鮮人,在 BLAMO 工作滿一年就收到 Google 招聘人員的來信:
當時跟招聘人員短暫地通了電話,但我在電話中就向他說明我自認還沒準備好要換工作,從而拒絕面試。
一年後,我又收到另一位招聘人員的來信,他說因爲去年聯繫我的招聘人員被轉調到另一個組,所以新上任的他想要重新跟口袋名單中的潛在面試人選聯繫,這一次我欣然接受了挑戰。
然而不幸的是,才面到第一輪技術面試就落馬,當時便憤而寫下隔年再戰的豪語,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開始對 Google 產生了執念。
接下來的幾年,我都有陸續請人進行內部推薦,無論是請工程師朋友、同是設計師的朋友,甚至動用前老闆的人脈,請在 Google 設計部門工作的高階主管幫我內推,卻總是收到冷冰冰的自動回絕信。
直到今年,我請 BLAMO 時期的前老闆(他在 2019 年加入 Google)幫忙內推,充滿把握地認為我這將近五年來的醞釀成長,應該比一年資歷的我更足以拿到一張面試的入場券。
結果幾天後還是在信箱裡收到「抱歉我們這次不會與你進行面試」的制式回絕信。
當下的立即反應是沮喪與憤慨,想要立刻為自己做些什麼,不甘心就此放棄,於是頭腦一熱就開始自己在 Linkedin 寄出 cold email(也就是直接聯絡沒有關係的人),並且聯絡在 2017、18 年聯繫過的兩位招聘人員。
既神奇又幸運的是,第二位招聘人員剛好從 Airbnb 回鍋 Google,他認為我的實力足以進行面試,於是立刻開始了面試流程。
線上面試 — 疫情過後的新常態
由於疫情的關係,面試全部轉為線上的形式,Google 的招聘人員都有把這些詳細資訊在事前傳達給我,大致流程如下:
- 招聘人員電話面試(30 分鐘)
- 資深設計師視訊面試(1 小時)
- 線上最終面試(5 小時)
- 團隊配對(30 分鐘)
- 錄取委員會
- 正式 Offer
第一關:招聘人員電話面試(30 分鐘)
由於招聘人員幾年前已經跟我合作過了,所以沒有太多身家調查要做,這通電話大部分時間都是他在跟我解釋 2021 年新的面試流程,同時介紹另一位會支援我面試前半部分的招聘人員,兩位招聘人員都非常專業熱心,從一開始就寄給我大量的參考資料幫助我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