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Medium 寫作年度回顧

我為什麼開始寫 Medium、文章迴響如何、寫作流程長什麼樣子、遇到的困難有哪些

Jasmine Lin
10 min readJan 8, 2019
Reflection of the half year of writing by Nigel Tadyanehondo

回顧 2018 年,在 Medium 上寫作是我最大的成就之一。在正文開始前先分享這半年以來的重要數據和解鎖成就:

總共發表 18 篇文章
增加 1.5K followers
分享過的數位媒體:商業周刊關鍵評論網、天下讀者俱樂部、換日線Between Gos 職場才女

這一切都是從 2017 年隨性寫了一篇 UX 設計師的美國新創工作心得開始,當時只是想抒發工作滿一年的心得,並沒有想要持續產出的意思,於是我的 Medium 頁面上在接下來一年只有兩篇文章在那兒生雜草。

時間快轉到一年後,碰巧發現朋友在 As A Product Designer 發表文章,於是對這個平台萌生興趣。當時正覺得躍躍欲試,暗忖自己說不定也有投稿文章的實力時,就在 Facebook 被 AAPD 創辦人 Lin Simon 聯繫,提議轉發一年前的文章。

來自 Simon 非常有禮貌的邀請

該篇文章發表在 AAPD Publication 之後獲得不少迴響,更進一步加深自己想寫作的信心與動機,於是開始定期在 Medium 發表文章並投稿 AAPD。

為什麼開始寫?

這段旅程的開端其實更加久遠。去年返鄉回臺灣時的第一天,我開始翻箱倒櫃把從前留下的種種文字與繪畫搬出來(幸好我有蒐集自己作品的習慣),有高中的作文、國中的漫畫草稿、國小的聯絡簿等,看到小時候充滿注音和錯別字的日記害我笑到不行。找到幼時的夢想和目標更是刺激思緒,像這張作業紙是國中三年級、十五歲的我想走的路。

小時候的我很崇拜出書的作家,因為太喜歡閱讀,了解寫作能把腦中想法和心中情緒表達給讀者。我的想法和感受都非常多,自然嚮往著能從接收方轉變成傳達方。這大概是為什麼我總試著想寫些什麼,像是寫遊記、紀錄狗女兒的生活等。雖然至今都還沒真的成功養成每天寫作的習慣,這仍然是我的理想。

常聽到有人說,小時候喜歡做什麼,長大後仍會喜歡。我就是如此,於是趁著難能可貴的機會一鼓作氣跳入 Medium 寫作的坑。

迴響

我寫過的領域還滿多元的,包括設計、閱讀、心理、科技、自我成長等。所有文章中迴響最好的是冒牌者症候群,直到現在還是最多人喜愛,比所有其他文章都高出數倍的人氣,或許是因為點出了社會新鮮人普遍的不安全感,引起許多朋友的共鳴。

然而被最多數位媒體平台分享的則是皇冠症候群,我猜或許是因為這牽涉到職場表現,而許多數位媒體都有刊載相關類型的文章。但這篇也是在轉載過後得到最多負面回應的文章,有些評論的確讓我意識到自己的文字還不夠精準明確。

這兩篇文章都不是設計本業,我也不是心理學家,所以可說是不專業大眾心理觀察,但比起設計相關文章能引起更廣大讀者群的共鳴,這也是為什麼一些普世的文章主題能比較容易成功,像是心靈雞湯、自我成長、職場攻略等。

但設計本業文章也往往表現不錯,我想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 AAPD 的讀者群,以及台灣漸漸越來越多人關注 UX 設計這個領域的關係。

迴響最少的是閱讀心得,我看很多書,每當我沈浸在一本書時會產生許多新的思緒,所以很自然地會想把它紀錄下來,但我猜許多 Medium 讀者也都是書蟲,與其看我的文章還不如去直接去看書。

寫作流程

我是一個喜歡把事物系統化的人,當某些事情變成例行工作,我總是會找出一個固定的規律以最佳化我的心力,歷時數月的 Medium 寫作也漸漸形成大概的流程。

靈感
通常是那陣子常在腦中思考的事情,或是正在進行的專案。在剛開始寫作時會比較困難,因為很少認真思考主題;但寫了一陣子之後,做每件事情都會特別想想:這適不適合拿來當題材?值不值得更深入討論?大家會不會有興趣?是不是件「如果早知道」的事?

研究
搬出大量相關的書籍,上網搜尋類似主題的文章,將名言佳句全都記錄到草稿(我都在 Dropbox Paper 中寫草稿)裡頭。自己最想要帶給讀者的是什麼(low priority)

擬稿
跟研究階段有點重疊,在收錄的名言佳句之間穿插幾句自己最直觀的想法。在這個階段完全不需要架構或文法,一切都是意識流的型態,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這時候寫得最開心,通常我會一直寫到一千五百至兩千字左右。

潤稿
跟擬稿相反,潤稿對我來說是最煎熬的階段,也往往是拖最久的,短至數天,長至數星期。此時開始將架構重組,例如重新分段或調整敘事順序。再把沒頭沒尾的句子補完整、多加些生活化的例子,讓邏輯清晰。把隨手寫下的英文字翻譯成中英對照,因為我的讀者群以中文為主。

加圖
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我會利用 Medium 內建的 Unsplash 圖庫搜圖,我們設計師工作時也會使用這個 CC0 的圖庫,都是些有品質保證的照片。如果找來找去還是找不到理想的圖,或是一些我腦中既有的圖表,我會自己在 Sketch 裡畫好再輸出。另外,圖資系的強迫症就是在使用別人的圖庫時盡量標明出處。

發表
從 Dropbox Paper 轉到 Medium 上,一段一段地複製貼上。雖然聽起來很冗,但這對我來說是個很有效的方法,因為這額外的步驟能幫助我認真一個一個字再從頭到尾讀過一遍,往往在這個階段我還會不停地東加西減,並且將字型、行距等重整好,最後選擇標籤(tag)、選首圖、改網址、投稿 publication,就可以發表了!

分享
我只分享到兩個 Facebook 社團:Medium 中文作者群Taiwan UI/UX Designers,雖然還有很多設計師相關的社團,但我因為不想在每個社團都發表以免有讀者在每個社團都要接收一樣的訊息。會另外特別再想介紹文字應該要寫些什麼,避免只貼個連結叫大家去看。

困難

字數限制
我給自己的限制是每篇文章都要大約三千字左右,這個規定是強迫自己產出足夠的論點以及思考,但有時靈感枯竭就會壓力很大。

過度鞭策
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只要跟前一篇文章時隔一週,我就會開始著急,產生一種「我非得生出些什麼,不然很不負責任」的壓力,但其實大家並不 care 我的文章產量,只有我自己。雖然可能是好事,這種 urge 讓我有不斷生文章的動力,但也要適時提醒自己不要太過頭了。

自我定位
相信大部分作者也都體驗過的,一但嘗過高流量的甜頭後,非常容易就會被點閱數綁架,文章發表後心裡就忐忑不安,甚至不斷刷新頁面只想看通知跑出來,新文章表現不好的話,心情會受影響。

於是我不斷問自己:

我自己的定位是什麼 — 專寫設計相關的主題?或是根據我當下的個人興趣分享即可?還是因為泛心理學表現較好就多寫這類的文章?為了拍手數而寫是不是違反了我的初衷?

我的結論往往是:

  1. 我是為了梳理腦中的思緒而寫,為了未來的自己不用再腦袋打結一次
  2. 我是為了即將跟我走相同道路的人們而寫,什麼樣的經驗變成文字會最有幫助
  3. 我是為了促進知識流而寫,與同領域或不同領域的朋友分享討論

想清楚之後就會比較釋懷,尤其第一點常常點醒自己 — 寫作於我而言理當是快樂的,不需要強加壓力或是把自己逼到牆角。

同時我也實施一個簡單的作法 — 文章一發表完就去睡覺,早上起床看到滿滿的通知就會心情愉悅 XD

個人最喜歡的五篇文章

取景小撇步 — 五張圖表幫你定義產品策略
這是我幾乎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實際內容卻是一言難盡,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把一件模糊難解的工作,用幾個實際可執行的圖表,給予讀者可以立即應用的方法而非心法。

UX 設計跟圖書資訊學有什麼關係?
最初的希望是想解開誤會(?) 我想表達我的背景實際上對於現在的領域非常有幫助,圖資系所培訓出來的技能對於 UX 是大大加分,我並不是完全跳到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

為什麼我無法坦率地擁抱成功? — 冒牌者症候群
就像文中提到能帶給我勇氣的兩本書,這篇文章也變成我脆弱或沒自信時會翻開來鼓勵自己的能量。希望也能帶給別人勇氣。

傳達真實故事的美麗圖表 — 資料視覺化
我對於視覺設計的初步認識是兩門資料視覺化課程,資料視覺化對我而言非常迷人就是因為他是個有意義、承載資訊的視覺設計作品,我喜歡一切決策是有他背後緣由的。

小插曲:此文大部分是在機場寫的,因為當天從舊金山回西雅圖的班機延誤了十二小時。

Google、Facebook、Amazon 全參戰! IoT 家用智慧語音裝置之螢幕大亂鬥
VUI 和 IoT 一直是我最感興趣的主題,當 Google 和 Facebook 以一天之差發表了類似的產品,更是激起我對於此市場的熱情,忍不住寫了一篇文章,但迴響較少,或許是因為這些產品在台灣還不夠普遍吧。

最常收到的回覆

UX 這條路該怎麼走
各式各樣專業背景的學生會主動聯繫我,華盛頓大學的學生會想跟我聊學校有什麼支援 UX 這條路的課程或資源,想跨領域的學生會想問我如何跨出那第一步。我的建議跟學生歷程文中所寫的一樣 — 多看多做多嘗試,利用實際經驗累積作品集,才能讓面試官看出你的實力。

同是過來人
單純心情發想的文章容易獲得「我也是」「感同身受」的留言,分享自己情緒和經驗被認同的感覺很好,感覺就像是透過文字找到一群心有靈犀的朋友,想像自己的文字成為了大家的出聲管道。

拋磚引玉
智慧鑰匙那篇文章也釣到許多實際設計過智慧門鎖的設計師,由此見得大家喜歡分享自己親身經歷的專案並且發表評論。

接下來一年的寫作題材與挑戰

  • 在去年年末成功轉職,加入了一家以品牌與視覺為強項的設計工作室,希望在新的一年能更有自信地說自己也能勝任視覺設計
  • 我一直想認真嘗試實踐創作是療癒的過程,這是一項為期十二週的創作練習,目的是讓每個人潛在的創意「覺醒」
  • 將文章翻譯成英文,與更多設計師切磋,並為作品集增色

在 Medium 寫作的這半年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也跟許多讀者討論切磋,這都讓我的眼界更加開闊,對事物想得更深更廣,希望 2019 年能夠寫出更多對大家有幫助的文章!祝大家新年快樂!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拍手1-10下。
如果喜歡閱讀關於設計師的碎念,請幫我拍手10-30下。
如果單純喜歡我的文字,希望看到更多的話,請幫我大力拍手30-50下。
也請記得 Follow Jasmine Lin 或是數位產品設計 Medium 文章平台 As A Product Designer,讓我們與你分享更多好文章 😊更歡迎你在文章底下留言,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跟你討論或聊天!

--

--

Jasmine Lin
Jasmine Lin

Written by Jasmine Lin

UX Designer / Information Architect from Taiwan, now living in Seattle.

Responses (4)